恭城武廟、關帝廟會:又稱關帝廟,是祭祀三國名將關羽的廟宇。始建于明朝萬歷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至今已有400年的歷史?,F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整個廟宇占地面積2100平方米,建筑面積1033平方米。坐落在印山南麓文廟的右側。印山一山分二脊,一東一西,一左一右。左為文廟,右為武廟,文武兩廟渾然一體,相得益彰。 恭城縣的先民為什么要將文廟建在左邊,把武廟建在右邊呢?這是因為在中國古代傳統觀念里,左為東、為陽,東方主生,為尊,故為文廟,以示崇文;右為西、為陰,西方和殺,為卑,故為武廟,以示抑武。而文廟與武廟之相依相傍,又表示陰陽相合,文武相成。既崇文,又尚武,先文后武,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恭城文武兩廟一東一西同處一地,這在全國都是絕無僅有的。 武廟建筑分戲臺、正殿、協天宮、后殿及東西兩廂配殿。整座建筑重檐歇山,翼角飛翹,脊山花飾泥塑,龍鳳呈祥,明暗八仙,人物花鳥,栩栩如生。黃綠琉璃瓦頂與文廟的芒輝溶為一體,形成了印山下金碧輝煌的光波海洋。武廟戲臺是目前廣西保存最完整的兩座古戲臺之一(另一座在昭平縣的黃姚古雖經四百年滄桑,卻風采依舊。 有廟便有廟會,早在明清時代,每年的農歷五月十二(關公誕辰)為關帝廟會日,廣大民眾自發地到武廟燒香祭拜,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收。在文化大革命期間一度停辦,于1995年恢復以來,年年一小祭,三年一大祭。恭城關帝廟會于2010年被列入第三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其舉辦活動的主要場所恭城武廟是迄今為止廣西保存較為完整的關帝廟,并與相鄰的恭城文廟一起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武廟相鄰而建,據說在全國僅此一處。
|